
原本在国际学生中占据半壁江山的印度留学生红河配资,现在被加拿大政府直接“卡脖子”。

不仅拒签率飙到新高,短短半年时间,加拿大就遣返了近两千名印度留学生,更严重的是,加拿大移民局自己公布的数据显示,可能有超过五万人以留学生身份进入后就“人间蒸发”,彻底失联了。
终于,此事就像一个导火索一般,把积压多年的问题终于爆发,加拿大过去十多年对国际学生留学移民的宽松政策,特别是对印度学生的“睁一只眼闭一只眼”,现在彻底翻车了,我们今天就把这个事从头讲一讲,看看怎么一步步走到今天这一步。

2023年红河配资,加拿大移民局突然对一批正在申请永久居民身份的印度留学生发出遣返通知,理由很直接,因为他们的入学通知书是假的。
这批人中,有些已经在加拿大生活了好几年,甚至已经拿到了毕业证,准备走最后一步申请身份,但现在突然通知他们,入学材料造假,签证无效,得走人。
这事一出,整个印度留学生圈不乐意了,因为这些人不是刚到加拿大的新生,而是在那边已经生活了三四年的“老留”,他们中的很多人已经工作、成家,甚至有的已经把家人接过来一起生活,现在被一纸通知打回原形,谁都没想到。

更让人意外的是,这些造假行为并不是小打小闹,而是系统性、产业化的,在印度,有一整套“出国流水线”操作流程。
从假入学通知书、假银行流水、假语言成绩、假家庭背景,全都是明码标价的服务,只要你肯花钱,就能把一个几乎没有出国条件的人红河配资,包装成一个“合格留学生”。
这些中介机构甚至还会帮你选学校,很多人去的不是正规大学,而是一些名不见经传的小学院,这些学院课程设置简单,学费比大学便宜,入学门槛也低。

有些学院甚至根本不管学生有没有按时上课,只要交学费就行,这些学校在加拿大被戏称为“签证工厂”,因为它们的主要作用就是帮学生拿到学签。
加拿大那几年正好也在大力吸引移民和国际学生,国际学生交的学费是本地学生的两三倍,对很多高校来说,是一笔非常可观的收入。
而且,加拿大还有个政策,只要完成学业,就可以申请工作签证,之后再申请移民,对于很多想“曲线移民”的人来说,这是一条通道。

在这种背景下,印度就成了加拿大最大的国际学生来源国,2022年,加拿大的国际学生总数突破了一百万,其中印度学生超过四十二万。
像多伦多、温哥华这些大城市一下子被挤得水泄不通,租房紧张、医疗挤兑、工作岗位被瓜分,社会资源压力骤增,民众的抱怨也越来越多。
就在这个时候,加拿大和印度的外交关系也出了问题,2023年,加拿大总理公开指责印度政府涉嫌在加拿大境内参与了一起锡克教领袖被暗杀的事件。

这直接引发了两国的外交对峙,互相驱逐外交官,关系一度降到了冰点,虽然这件事和留学生问题看似无关,但在实际操作中,加拿大政府显然开始“借题发挥”。
从那时起,加拿大移民局开始明显收紧对印度留学生的审查力度,签证官开始更加仔细地审查申请材料,甚至采用一些执法机构的审问技巧,比如反复询问同一个问题,从多个角度核实信息,只要感觉有不对劲的地方,就直接拒签。
半年之后,拒签率飙升到了一个前所未有的高度,有些地区的签证中心拒签率接近八成,申请者几乎是“十死无生”。

与此同时,加拿大也开始大规模清查已经入境的印度留学生,移民局公开数据显示,有超过四万七千名印度留学生失联,部分人已经非法滞留,还有人申请难民身份,或者在黑市打工。
这些人当初是以留学生身份进来的,但根本不是来读书的,有的人到学校一次课都没去上,有的在入境后立刻就“消失”,去工地、餐馆或者物流仓库打工,他们的目标从来不是学业,而是移民、挣钱、留下来。
加拿大政府也发现了问题的严重性,2024年初,加拿大移民局联手边境执法部门,在多伦多、卡尔加里等地展开了多轮突击检查,重点针对失联的印度留学生和非法劳工,半年之内,已经遣返了1891人,而且还表示力度不够,要继续加强清查。

实际上,美国、英国、澳大利亚等传统留学目的地国家也开始对印度学生提高警惕,美国这段时间吊销了六千多张学生签证,很多涉及的是印度学生。
英国的学生签证发放量下降了三分之一,印度学生的签证数量也大幅缩水,澳大利亚虽然表面上还没动手,但也已经开始对印度留学生进行更严格的审查。

这些国家之所以行动一致,是因为发现了一个共同的问题,印度的“留学移民一条龙”已经变成了一个系统性产业,不是个别人的投机,而是一个国家级别的“出国模式”,在这种模式下,留学只是手段,移民才是目的,而这个手段已经被过度使用,甚至滥用了。
这也解释了为什么加拿大突然这么强硬,因为问题已经从教育领域扩散到了社会、经济、外交等多个层面,从一个人拿假材料骗签证,到几十万人把系统玩坏,这中间不是一朝一夕的积累,而是长期的纵容和博弈。

更现实的是,加拿大国内的经济环境也在变差,高通胀、劳动力市场饱和、房租暴涨、医疗资源紧张,这些问题都让普通加拿大人对移民政策产生了不满,在这种背景下,大量“只打工不消费”的印度留学生,自然成了靶子。
这一次,印度留学生只是导火索,但问题远不止于此,从“造假产业”到“系统失控”,再到“全面收紧”,这场风波还远没结束。

接下来,可能还会有更多国家加入到“留学审查”的行动中,而留学这条路,也许会越来越不像以前那样简单了。
新玺配资提示:文章来自网络,不代表本站观点。